开馆时间 | 到馆路线 | 联系我们您好,欢迎您访问任城图书馆!

联系我们

任城区图书馆

电话:0537-5661232

地址:济宁市红星东路131号

邮箱:rcqtsg@163.com


微信公众平台:


移动图书馆:


图书推荐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资源导航 >> 图书推荐
大奖书系推荐丨中华优秀出版物奖

  发布时间:2022-08-07 10:23:26  点击次数:5329



好书推荐

中华优秀出版物奖




六月二十八日,中国出版协会发布了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的通知。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是中国出版界奖励优秀出版物的综合性奖项,与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、中国出版政府奖并列为业界三大奖。今年该奖项倡导各参赛作品弘扬主旋律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,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;坚持为行业发展服务,促进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,多出精品力作,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本文带领大家回顾往期优秀作品,希望优秀的文字能永久流传。



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作品


《苦难辉煌(英文)》

01





图片


图片

作者:金一南

简介:20世纪在世界东方,中国共产党、国民党、联共(布)与共产国际、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,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。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,相互斗争局面极其复杂,各派力量的策略转换空前迅速;每一方的领袖和将领皆在较量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全部能量,从而在历史中留下深深的印痕。外部的围追堵截,内部的争论与妥协、以及不尽的跋涉、惊人的牺牲、大量的叛变,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,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,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,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凰,从苦难走向辉煌。




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作品

《雨龙》

02





图片


图片

作者:李健

简介一个叫阿宝的孩子拾到了一颗红色的宝珠,他把宝珠放进米缸,米缸里立刻盛满了白花花的大米;他把宝珠放进钱罐,钱罐里立刻填满金灿灿的钱币。奇怪的是,自从阿宝捡到这颗宝珠后,天上就再也没有下过一滴雨,大地干涸、庄稼干枯,乡亲们愁眉不展。

一天晚上,阿宝在梦中见到一条雨龙在空中喷雨,醒来后,他决定动身去寻找这条雨龙。一路上,阿宝帮助了巨蛇、梅花鹿、鲤鱼和苍鹰,每个动物朋友都赠送了他一样礼物,并警告他要当心一个叫红鬼的妖怪。随后,阿宝果然遇到了红鬼,并从红鬼口中知道了自己手中的珠子叫龙珠。为了保护龙珠,找到雨龙,阿宝果断决绝地吞下了珠子。最后,在动物朋友们赠送的礼物的帮助下,阿宝变成了一条会下雨的龙,把甘露洒向了人间。 


中国文化发展史(先秦卷)

03





图片


图片

作者:龚书铎

简介:本书从中国文化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生活环境入手,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主流文化,以及各种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变异,从而切实把握住中华文化的特质,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向和规律,彰显出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。论述的文化包括风俗习惯、道德情操、学术思想、文学艺术、科学技术、各种制度等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,是民族的历史积淀,蕴含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,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。


《日夜书》

04





图片


图片

作者:韩少功    

简介该书讲述了知青时代下乡的青年们,在一无所知的环境中发生的恩怨纠葛。通过对当时工人,农民,官员等角色的描写折射出时代的变迁。

这是知青一代的精神史。以大眼界诊断时代,以大悲悯直指人心,具有社会广角与人性深度的心灵书写。灵动的言表与深刻的思辨自然融合,堪称当代文学的独步标高之作。



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作品

百年见证

05





图片


图片

作者:曾思玉 

简介:这是一部以曾思玉将军自身经历为背景的纪实文学作品。以朴实无华的笔调叙述了曾思玉将军经历过的土地革命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、和平建设五个时期,是党史军史研究的珍贵材料,更是一部厚重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。该书观点准确,与党史、军史高度吻合。史料真实,直书事情的本来面目。感情充沛,字里行间处处充满了亲情、爱情、战友情、同志情。作者无心教育读者,却深深地教育了读者,使读者感到共产党的伟大、人民军队的伟大、革命先烈的伟大,新中国来之不易、改革开放来之不易、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,而自觉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,更好地建设新中国。



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作品

重庆之眼

06





图片


图片

作者:范稳

简介: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为历史背景,展现了蔺佩瑶、刘云翔、邓子儒的旷世爱情和婚姻家庭生活,通过他们表现了坚强不屈、愈战愈勇的民族精神,以及重庆人乐观开朗豁达的个性特征、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。本书结合21世纪中国民间方兴未艾的对日战争损害索赔活动,描绘了重庆大轰炸期间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,反映了二战结束半个多世纪后中国人对战争的反思、对和平的坚守,以及维权意识的觉醒。本书还意在通过一群重庆大轰炸中战争受害者的经历,探讨战后历史遗留问题的症结所在,日本政府为什么不反思认罪,中国战争受害者的勇气、尊严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等问题。


图片


打印此页】 【顶部】【关闭】  
     

您是第位访客


(c) Copyright 2017 任城区图书馆. All Rights Reserved. 鲁ICP备19062860号-1